1)第315章 再遇多铎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汝州城外,刘忠被绑在一颗大树上,黄三张弓搭箭,“嗖”的一下,射出一支利箭,正好钉在刘忠的肩头,令刘忠痛苦的发出一声嚎叫。

  这种万箭穿心的刑罚,是军中私刑,通常是对叛将,或者奸细使用。

  这种私刑,在用刑时将人绑起来,然后命善射之人,避开要害,先射四肢,故意折磨,所以往往射出十多箭,也不会死人,而是哀嚎不绝。

  军中的汉子,一般不会折磨人,都是一刀砍了完事,一旦选择这种私刑,多半是恨极了受箭刑之人。

  黄三箭术极好,一连射出七八箭,箭箭都避开了要害,每射出一箭,刘忠就发出一声惨叫,疼得鼻涕眼泪糊了一脸。

  在他身前,则跪着一排他的家眷,高义欢残忍的将刘忠的眷属,押到他的面前,当这他的面一一砍杀,毫无人性可言。

  刘忠被绑在树上,看着魏军士卒,一刀一个的将他家小杀了个干净,连几岁的小儿子也没放过,心中又悲又恨,嘴中发出非人的痛嘶,绝望的用后脑勺,不停的撞着树干,脸上涕泪横流。

  这一刻,他终于体会到了被人践踏和欺凌,而自己又毫无还手之力,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亲人惨死的那种无助和绝望,以及撕心裂肺的心痛之感。

  另一边,数千手无寸铁的叛军士卒,则被驱赶到一座魏军民夫的营内。

  正当叛军疑惑之时,一队魏军士卒,搬来拒马桩,封堵营门,大队的鸟铳手,在栅栏外列队,忽然点燃火绳,抬铳射击。

  营盘内的叛军士卒,被铳丸打的身体连连抖动,扑死于地。

  一般来说,杀俘不祥,高义欢执意要杀俘,除了对矿场的事很恼火外,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。

  此时,不管怎么说,都是清军势大,势必还会有人投降清军。

  晚明时期,思想被文人们搞的很混乱,同时也被李自成弄得一团糟。

  许多人对于清军入关的认识不足,不晓得这是两个民族的战争,当然现在也没这个词儿。

  这一战,是两个民族的对决,不胜即亡,根本没有退路。

  汉人赢了,则开启一个新时代,败了就要沉沦数百年。这是关系天下气运的一战。

  这个时候,就需要一种死磕到底,势不两立,对敌人绝不留情的气概。

  在这场斗争中,必须要让人意识到投清的后果,以及将付出的代价,才能杀住投清之风,逐渐改变大势。

  另一个原因,则是高义欢缺粮,他虽然需要人口,但现在养不起,多张嘴反而多一份负担,所以他决定全部杀了。

  此时高义欢骑着黑驹,驻立在城外,正看着魏军士卒,从汝州撤离。

  多铎发现汝州被攻下后,必然要找回场子,而汝州城墙被炸毁,短时间内难以修复,所以高义欢准备撤出汝州。

  汝州一地,山林起伏,处于伏牛山和嵩山之间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